2024年是建筑设计院成立第六个年头,六年来,院不断攀升,逆势而上,总产值、合同额连续三年均为两位数增长;持续拓展,区域建设,“一托三翼”市场战略布局形成;大刀阔斧,建章立制,增值党建引领打好改革“组合拳”。
转型升级,定位全新设计+
“五局设计要把创造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支撑市场营销、现场履约、项目创效,逐步实现设计从支撑走到引领,拉动五局全产业链业务的发展,这是五局成立设计板块的初心。”在院2023年工作会上,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凯强调。
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院曾为多个EPC项目提供投标咨询服务,取得了“投”十“中”七的好成绩,中标后继续开展项目设计。“是否可以将咨询前置到规划阶段、营销阶段、甚至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将设计融入全产业链各环节,形成设计+?”局副总工程师、EPC管理部(设计管理部)总经理、建筑设计院党委书记王贵君提出设想。
要想破局,先从更新迭代,自我革新开始!
院调整业务方向,从“被动接活”到与总包“共同拿活”,通过将咨询前置至规划阶段、营销阶段,五局设计与五局建造站在同一战壕,组成“兄弟连”。“组合拳”频频出击,充分挖掘业主需求,增加交流广度与深度,一起拿下了周谷堆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华朔新能右玉技术有限公司山阴县400MW/800MWh独立储能项目、信宜猛犸牙雕科普园项目、安阳殷都区理工中等专业学校项目等战略项目。
业主赞叹:“五局设计方案实现度高、概算控制佳,五局施工质量过硬,现场管理井然有序,把EPC工程交给他们,我们放心!”
2023年5月,全局首个非联合体建筑师负责制EPC示范项目建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和乡村巨变展览馆顺利开馆,“设计+建造融合”“设计+采购”模式成功落地。
转型还在继续,探索从未止步。
瞄准高潜能新赛道,2024年1月,院数字化研究中心正式揭牌,将采用“设计+多元BIM”模式,通过数字设计+智能建造+智慧运维一模到底,实现对设计、施工、运维的一体化管理。
2月,全局首个以运营牵头反哺产业链前端落地的EPC+O项目长沙中非经贸总部基地项目,五局投资携手五局建造与设计成功中标,“设计+运营”也可以实现!
一季度以来,全院已成功中标项目13个,以原创方案竞得湖南长沙省委22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项目、怀化怀都职业学校(高中部)项目等,“设计+创意策划”从源头助力项目市场营销品质提升。
至此,全新“设计+”赋予了设计全新生命,独具五局特色。
区域深耕,一定要走出去!
2023年6月,在局党委的部署下,建筑设计院、中建湖湘设计有限公司、杨瑛创作中心、设计技术科研院正式合并,快速组建形成全新建筑设计院。
如何走稳走好第一步,成为关键,打开市场,迫在眉睫。
此时,正在环渤海区域开拓市场的陈韬频频传来喜讯,项目信息如潮水般涌来。原来,自5月起,他便带领设计团队开展原创方案技术营销,与山东公司优势互补。“我们要紧跟国家战略导向,响应局区域深耕号召,开辟山东、华南市场,人员迅速到位。”经过多次调研,全体院领导班子一致通过,这次,步履坚定、步伐迅速。
然而,区域深耕真的这么容易吗?“当初,我们选择读研,选择成为设计师,就是为了能一辈子安稳。”“我们都有家人、有孩子、有父母,如何在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年纪选择背井离乡!”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
院长周朝亮召集全体班子分线条牵头对院业务触及区域展开全方位调研,商讨并明晰未来区域分院业务定位、区域班子及团队选派建议、营销策略及文化培育等工作安排。
抓“关键的少数”是关键,如何选派区域分院“领头羊”成为头等大事。针对山东区域,原综合二分院院长易梦溪与副院长邢剑龙均是管理与技术复合型人才,与市场拓展能力强势的陈韬组成优势互补铁三角;针对华南区域,在城市更新领域持续深耕的原城规院院长杜恩泽是不二人选,搭配思路清晰的局青年岗位能手陈力与营销经验丰富的刘江华,组成了全新班子。
其中,王贵君将“团队建设与人才发展”作为调研主题,每到一个分院、一个部门,他总会说:“请主动想去区域拓展的设计师举手”,并逐一了解其他员工的困难原因,将院区域外拓的政策一一宣贯。
“院始终将人才视如珍宝,将人才赋能作为院一号工程,区域深耕专项工作已然拉开帷幕,请党员带头,大家勇敢、大胆地走出去,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以奋进的姿态开启职场新征程;相信五局,相信局院,置身事内,以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己任!”一封情真意切、发自肺腑的倡议书让许多设计师湿了眼眶,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愿意站出来,与院并肩作战在分院一线。
通过面向全院调研,70余人愿意主动前往各区域,100余人愿意接受院的安排,全院近2/5员工外拓。
山东分院刚成立2个月,与山东公司签署建院以来单个最大合同额项目——东营市中心城区综合物流园项目,打响了区域深耕第一枪;今年1月,院再次与局市政公路设计院、山东公司中标沂河新区远海多式联运智慧物流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20亿元。
升格党委!强组织,健体系,提效能
2023年10月20日,是计入建筑设计院大事记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院召开第一次全体党员大会、第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成立党委、纪委、工会,成功步入局二级单位范畴,开启新纪元。
优化升级,“864”结构高效启航,两院整合后,采取按小兵团作战形式,先后成立江苏分院、山东分院、华南分院、号码分院、工作室、管理部门,形成“864”组织架构。搭建生产管理流程,加强产值管理意识;快速整合分供方资源,严格优胜劣汰。
分级管理、机构授权与独立核算等运行机制快速启用,全院经营责任指标层层分解,签订责任状,全机构全员覆盖,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全院上下同向发力,向自负盈亏目标发起了共创共担共赢的总攻。
培育队伍,打造“745人才体系”,让全院营销争先型、创作灵动型、技术专精型、管理高效型的优秀人才都有职业发展通道,打造人人皆可成才的公平开放氛围;奖罚分明,持续激发人才内生动力,让人才“质的提升”最终达到“智的飞跃”;夯实基础管理、不断优化人才结构、专业配比、建立人才活水池、优化薪酬激励、岗位升降机制,用“三能”机制助推产能转化,加大价值增值创造激励,全面助力局工程总承包价值增值。
厚积薄发,建筑院正奋力生长着。
开辟新赛道,院首次中标省会城市重点片区规划总控类项目——长沙高铁西城片区规划总控项目;
获奖新突破,2023年斩获国际奖10项、国家级奖项7项、省市级奖项20余项,造价中心获湖南省巾帼文明示范岗;
建设新阵地,成立曾益海建言献策工作室及陈洪根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走在设计行业前沿做好铺垫。
在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建筑设计院不断坚定迎接挑战,拥抱变革,聚焦“设计+”,终将行稳致远!(建筑设计院 汤素瑜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