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建筑质量把控,他是“无情铁面”;面对项目急难险重,他是“攻坚先锋”;面对公司青年后辈,他是“灵魂导师”。他,就是中建五局土木公司武汉分公司副总经理、荆门片区经理刘中华。参加工作16年,刘中华用实干创造业绩,追逐建筑梦想,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助力四环线圆满“画圆”
在公司急难险重项目一线,他总是冲锋在前,被冠以“开路先锋”的称号。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阳万成说:“能打胜仗是开路先锋的特质,有担当、有谋略、有实力才能冲锋在前。”
2016年,刘中华担任武汉北四环线1标项目经理。这是湖北省首条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全长148公里。1标项目全长6.9千米,全幅桥宽40.5米,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牵涉面广、协调难度大、社会关注度高。
“1标不能只是项目部的名称,我们要在项目建设的方方面面都以第一的标准要求自己!”刚进场,刘中华便定下“领跑全线,勇夺第一”的目标。
协调征迁工作是横梗在刘中华面前的第一个“拦路虎”。作为项目党支部书记,刘中华成立党员先锋征拆协调专班,主动联系各权属单位及政府部门召开协调工作会,设身处地考虑当地老百姓的需求,一家家、一户户上门解释,用行动融化征迁路上的一块块“坚冰”,为桩基、墩柱、盖梁等全面施工扫平了障碍。
当地居民从开始的不理解、阻工,到后来的配合完成各项工作,还为项目部送来自家果园的葡萄、草莓等应季水果,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工作面打开了,刘中华带领团队全面奏响工人先锋号最强音,开启大干快上模式。八月的江城骄阳似火。他如同陀螺旋转不停,白天指挥现场、对接业主,晚上研究规范和图纸,开会、讨论工作。“超英杯”六比六赛劳动竞赛、“大干一百天”推进会、标准化观摩会……一项接一项活动,擂响战鼓;桩基、系梁、墩柱一个接一个首件完成,振奋人心;全线第一个完成主线便道贯通,全线最大梁场一次性通过验收,全线第一个完成单幅贯通……项目持续领跑全线,创造建设“新速度”。
2021年1月,在时任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先旺与四环线的建设者们共同见证下,武汉最宽环线——四环线主线正式贯通。除北四环1标外,公司还参与建设北四环房建、绿化工程,北四环6-2标,西四环沌口互通,助力武汉四环线实现完美“画圆”,奋力提交了湖北省重点建设项目圆满收官“答卷”。
“干一项工程,立一座丰碑,交一方朋友,拓一方市场”。深耕北四环四年,刘中华带领团队连续四年荣获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设施工企业信用等级AA级评价,湖北省结构优质工程、湖北省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示范工地、湖北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武汉市质量最高奖——黄鹤杯,武汉市工人先锋号、武汉市优秀智慧工地、武汉市十佳创新项目等荣誉,赢得了业主及地方政府的一致赞扬,用优质的工程品质捍卫土木公司基础设施排头兵的江湖地位。
优质履约,点亮荆门名片
2019年,公司中标荆门中荆国际项目,刘中华担任项目负责人,该项目中的超高层建筑以219米的高度问鼎“荆门第一高楼”。作为荆门CBD核心,项目的建设为荆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也是公司在华中区域承接的首个大型综合体EPC项目,刷新了公司“天际线”。
超高层建筑怎么干?大型综合体EPC模式怎么运行?巨大的工程体量、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面对新题、难题,刘中华多次带队前往局重点EPC、超高层项目学习成熟的管理、技术经验,又先后到各个标准化工地观摩学习标准化管理模式。
进场初期,刘中华狠抓项目管理、建章立制。大到项目策划交底,小到员工考勤,他都提出明确要求。不论阴晴雨雪,每天早上7点,他准时出现在会议室,周管理例会、每月班子会,他从不缺席。他说:“制度立起来后,贯彻落实是关键。只有自己以身作则,才能带动影响身边人。”
刘中华周密部署,协调于业主与各工程队伍之间,每天的微信朋友圈步数不低于2万步。有时到凌晨2点,他的办公室里依然灯火通明,第二天一早又在现场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我们对20多种防水材料、10多种保温材料进行了对比分析,超高层结构模型建模进行了20多次”刘中华认真地说道。
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较真认真的工作态度,进场仅两个月,刘中华带领仅5个人的前期团队顺利通过了设计方案,为项目后续施工顺利推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作为荆门片区经理,他全力帮扶荆门片区项目加速推进。
自2009年入驻荆门以来,公司先后承接了荆门李宁物流园、荆山大道、207国道、439省道、凤袁路、华科路、中荆国际等十余个重点民生工程,累积合同额约40亿元,完成营收25亿元,入驻员工近200人,带动当地数千个就业岗位。五局在荆门市场的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
工程人四海为家,刘中华常说工地在哪,人在哪,哪里就是家乡。在荆门这片土地,他留下了太多的足迹。207国道改扩建项目征拆协调,他走破了两双跑鞋;凤袁路项目竣工验收,他从标头走到标尾,为现场质量督导把关;439省道项目结算攻坚,他坐镇出谋划策;白云大道项目节点推进,他协调各方、蹲点指导……他打趣到:“荆门大大小小的路我都跑遍了,我就是新荆门人。”
在刘中华带领下,荆门片区项目呈现欣欣向荣之势,目前,荆门207国道改扩建项目成功完成全线贯通,向着全面交工验收的目标迈进一大步;凤袁路项目已竣工通车,并荣获湖北省市政示范工程;439省道项目全力回款,获评土木公司“清欠冠军”称号。
项目的优质履约,为武汉分公司在荆门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实现了“以干促揽、滚动经营”,2021年,分公司在荆门连中3标,刘中华将继续带领团队一如既往地全力以赴,持续为荆门人民提交优质工程答卷,为荆门市经济社会发展增砖添瓦。
51项技术成果,40名青年人才
刘中华从一名资料员一步步成长为局优秀项目经理、劳动模范,长期艰苦的一线施工,磨练出了他善打硬仗的本领,他也深知做好工程不仅要强化队伍和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更要依靠科技取胜。
2017年5月,他成立了“刘中华三创工作室”,带领团队坚持科技引领,围绕“品质工程”攻关,赋能智慧工地建设,积极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取得较大成果。2018年,他获评武汉市劳模称号,“三创工作室”升级更名为“劳模创新工作室”。
近年来,工作室成功申报国家专利17项(已授权),在国家级期刊中发表12篇科技论文。工作室获国家级QC成果3项、省部级QC成果7项、省部级工法4项。同时刘中华还大力推动BIM技术运用,工作室获得国家级BIM奖项8项,完成企业科研课题6项,为项目精益建造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保持项目团队可持续创新能力,培养一支过硬的复合型管理人才队伍,他在刻苦钻研的同时,十分注重对项目专业人才的培养,做实“导师结对子工程”,言传身教,带领团队成员积极走出去,参加武汉市引领性劳动竞赛项目成果分享会,承办并参与“深化一证两书、持续提升住宅品质”省级质量安全观摩会。在多元化平台中,青年技术人才快速成长,工作室共培养出近40名青年人才,其中项目经理4名,项目班子成员15名。他们在各自项目的生产施工管理过程中挑起了大梁。
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
作为一名在基层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党员干部,长期艰苦的一线施工,让刘中华深知基层员工的不易。他始终坚守着讲政治、讲良心的责任担当,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用心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刘中华主动扛起责任大旗,带头担当作为,一手抓疫情一手抓复工复产,组织荆门片区全员开展核酸检测,开通“复工专列”,接送员工返“荆”。他反复强调:“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共产党员就要挺身而出。”他主动联系荆门各乡镇为村民提供工作岗位,解决受疫情影响湖北籍民工就业问题。
在得知荆门市总工会发起为“荆”拼单,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爱心接力活动后,刘中华第一时间向公司汇报情况,寻求支援,武汉分公司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最艰难的时期搭把手、拉一把”号召,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出资30万元人民币向荆门市购买当地滞销农副产品。为荆门地区经济的有序恢复和社会的稳步发展贡献了央企力量,进一步擦亮了五局在荆门区域的属地名片。
2020年6月,荆门开启强降水模式,207国道项目沿线村镇损失惨重,多处民房被淹。刘中华再次响应政府号召,出动40余台挖机,近百名管理人员与工友,冒强降雨疏通河道、协助村民转运物资,减少政府损失,保障道路畅通。大灾大难面前,更显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和初心。
对于这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刘中华表示:感谢企业的培养、领导的指导、同事的帮助。荣誉背后是责任,他将心怀感恩,用典型带动他人,传承劳模精神,继续努力,为企业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定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