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照
梦想就像一粒种子,一旦在心中埋下,便如春笋破土,随时间的流逝而茁壮成长。守护,则是贯穿我人生三十余载的永恒底色。
守护边疆:戈壁滩上的青春勋章
1984年深秋,我出生在陇中黄土地,父母用布满老茧的手教会我“踏实”二字的分量。
父亲常在田间劳作时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这句朴素的叮咛,如同春雨浸润了我年少的心田。
小学时,表哥那身笔挺的军装、帽檐上闪耀的五角星,以及连队叔叔们整齐划一的正步声,在我心中埋下了军旅梦的种子。高三毕业那年夏天,我毅然报名参军。体检、政审一路绿灯,仿佛命运早已为我铺好了这条路。
送行那天,母亲哭成了泪人,父亲却只是重重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就混出名堂来!”
带着家人的嘱托,我踏上了西行的绿皮火车,车轮碾过铁轨的哐当声响彻窗外渐渐荒凉的戈壁滩,我的心却愈发坚定。吐鲁番的夏天,对游客来说是旅行的圣地,但对当兵的人来说,却是磨炼意志的最佳场所。所有士兵都要顶着四五十度的高温,背着沉重装备完成五至十公里的武装越野。
入伍第二年,上级命令我部执行为期一个月的边境某项施工任务,随着一声令下,我同部队1000余名战友,带上物资准备,跟随车队一路驶向吐蒙边境。同平原土地不同,边境的戈壁滩全是盐碱地,一十字镐下去就是一个白点,这种情况下,每人每天至少需要完成10米的施工任务。
为提高施工效率,部队各班组之间开展了劳动竞赛。但边境线的天气一天十八变,一会冷、一会热、一会又是沙尘暴,经常是碗里面吹满了沙子,就着沙子一起吃饭。
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历经30天的奋斗,我们完成了100米的施工任务。这些磨砺就像永不褪色的勋章烙在灵魂深处,化作刻入骨血的“坚持”,让每一次坚守都成为血脉里流淌的“守护”。
五年军旅生涯,从士兵到士官,我在乌鲁木齐的戈壁滩上,把青春献给了祖国。
退伍那天,部队为我们举行了欢送仪式,但我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征程的开始。
守护万千家庭:在“信·和”土壤中扎根生长
2007年,部队改革取消统一分配,我脱下军装,踏入社会。
机缘巧合下,我进入中建股份山东公司承建的山东广电传媒项目,成为一名施工员,2011年正式加入中建五局山东公司。角色的转变,远比想象中艰难。
曾经在部队里,我是班长,是战友们信赖的“老大哥”;如今在工地上,我只是一名“新人”,连图纸都看得一知半解。曾经军装加身,走到哪里都受人尊敬;如今换上工装,在钢筋水泥间奔波。
巨大的心理落差让我一度迷茫,但离队时,部队首长的话始终回响在耳边:“你曾经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在未来的社会大潮中,就没有吃不下的苦,没有成不了的事。”
于是,我逼着自己从零开始,白天泡在工地,跑遍现场的每个角落;晚上啃规范、学图集……从施工员、技术员,干到料账员、资料员,一步步摸清建筑行业的施工要点。
在五局担任项目安全主管期间,公司的“信和夜校”和“导师带徒”制度,为我打开了新的成长空间。
我像重回军营一样,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提升自己。把会议室当自习室,认真学习企业安全方面专业理论;重新拿起课本,四年内,拿下山东公司唯二的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2013年,成为山东公司第一批项目安全总监。
在安全管理方面,我始终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以贯之抓安全,不仅要逐一核对灭火器的保质期限,还要测量灭火器点位之间的距离,对此,常常会听到劳务负责人的抱怨。“贵哥,你为什么每次来检查,给我们写的安全整改清单也那么长,夏天天气这么热,工人为了午休凉快,上午出工不关空调、电器忘记断电的事也是常有的嘛!”此时,我就会拿出事先保存的因电器未断电而导致火灾的视频,对现场人员来一场警示教育。因为我深知,安全无小事,任何细小的安全隐患都像是未燃炸弹的“导火索”。
守护初心使命:在伟大征程上行稳致远
对于安全员来说,“现场安全是最大的民生”——这不仅是我的心声,更是中建五局“品质保障、价值创造”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注脚。
为做好安全管控,我坚持到现场同农民工友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抓大不放小”,当现场检查发现灭火器临近临界值,电路未接地线,或是有农民工友在宿舍内为电动车充电,不仅要当场对工友进行批评教育,还要求劳务队负责人对工人进行点对点谈话提醒,强化全员安全意识。
常规工作之余,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在2020年抗疫复工期间,我带领团队率先使用无人机喊话,有效筑牢现场防疫防线。为有效落实“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我带头从加强安监队伍体系建设入手,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现如今,山东公司淮海分公司的项目,95%以上具备创优能力。
这些成绩背后,是中建五局“工匠精神”的传承,是“较真认真”工作导向的实践,更是从军营到职场一以贯之的担当。
时间印证了一切,一晃十几个年头过去了,在五局组建60周年之际,我也从稚嫩的少年成长为中建五局山东公司淮海分公司安全总监,实现了从项目安全员到安全总监的蜕变,梦想之芽终成参天大树,人生使命也终成“守护”。
虽然我是“半路出身”,但我却同五局一起经历了人生中“浴火重生”和“行稳致远”的重要阶段,见证着五局人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央企速度”,在盐碱地治理中展现的“匠人”精神,也亲历着五局人在“强国”建设中的忘我投入,那一栋栋承载着民生希望的新型社区、代表着教育未来的精品工程、助力制造强国的产业基地,都是五局人“敢为人先”的生动注脚。
回头观望最初的梦想,从在戈壁滩上守护国土,到在五局一线守护万千家庭,这一路的成长,都见证着军旅纪律性与中国建筑精神“忠诚担当、使命必达”的完美契合。
六十载风雨兼程,五局始终以“拓荒者”的勇气和“匠人”的执着,在时代浪潮中筑就座座丰碑,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我愿与五局共赴下一个甲子,用初心守护每一位建设者的生命,用匠心衡量每一寸建筑质量,以匠心致初心,用建造证荣光!(作者:贵福林、田海笑;二审:程前前;三审:张成竹、张博敏、袁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