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记于2025年春节前夕,在静安天悦项目年夜饭活动布置现场,我正在给灯笼安装电池,旁边的几个新员工在安放企业文化展板,他们畅聊着入职以来的见闻,言语间有趣且充满朝气,让我也听得入迷。
静安天悦项目活动现场
在他们谈论对未来的憧憬时,一人说道:“我师傅熊明荣说了,我们就是企业这棵大树上刚抽出的枝桠,枝桠有千万种模样,我们要记得做向上舒展的那个,只有向上舒展,企业会更壮大,我们也能站在更高处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不经意间这句话猛然地灌入到我的耳朵里,让我一下子呆住了,陷入了思绪。
入职五年来,熊明荣的工作事迹,我了解过很多遍,自以为学到了很多。我常以为,从一名普通电工到优秀项目负责人的华丽转身,他的成功归结于多年时间的沉淀和他个人的坚持与努力,更一度把他的事迹作为自己“唯自我努力”想法的现实印证。但是听到上述言语的那一刻,我再回忆起熊明荣一路的成长历程,我发现好像并非自己理解的那样,他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努力,更多是与企业的惺惺相惜、相互成就。处于企业发展征途中的我们,个人命运与企业发展并非相互割裂的存在。
熊明荣近三十年的基层管理生涯,就是把个体脉络嵌入了企业年轮的最好佐证。在世纪之交的上海,彼时的熊明荣是五局三公司二处的一名电工,据他回忆,那时二处很困难,一个月只能拿到几十块钱工资,甚至一度出现过十多个月发不出工资的情况,身边的同事陆续出走谋生,曾经几百人的团队也只剩下了40多人。熊明荣说,那段时间对他而言非常的难熬,一方面家庭“等米下锅”,另一方面企业在他最需要一个工作机会的时候接纳了他,给了他养家和赖以生存的技能。当年轻的他面临不得不做出在“个人生存”与“企业情节”的抉择时,尽管家人和朋友多次提醒他也试试其他的单位,熊明荣最终还是坚定地选择了留下来。
后来,在局对上海片区经营“充实力量,加强管理,继续开拓,扩大成果”总的指导思想下,企业发展逐步向好,摆脱了几年的困难时期,熊明荣凭借在困难时期的坚守与沉淀,也迎来了自己的快速成长期。从安全员到安全主管、安全总监,再到机关部门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企业资深,熊明荣一个岗一个岗的历练,做了一个又一个项目,企业给了他足够大的平台,他也坚定地从基层来、到基层去,几十年始终把身子扎根在建设一线,同时也见证了局上海片区的不断蝶变—取得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以上海总部为枢纽,裂变出多个区域分公司,管理人员增长至2000余人,规模持续扩大。我以为“熊明荣的取舍”不仅是对生存的坚守,更是对组织肌理的深刻认知——那些在寒流中仍能输送养分的根系,终将在春天催生出新芽。
而持续的学习、不服输的劲头、做标杆的心态,在岗言岗的熊明荣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基层实践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更是让他在时代的脉搏里校准了人生的频率。
从做好一名电工到做一名合格的安全员对当时的熊明荣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说当时最大的困难是不懂和不会,但是好在他蛮喜欢学东西的。面对不会使用电脑的质疑,时年34岁的熊明荣从头学起,不多久就已经完全可以使用电脑处理工作内容,在管下项目的安全工作的基础上,他还主动兼职了项目办公室及后勤工作,争取锻炼自己的机会。当时,他的梦想是将来当一名安全总监,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别人下班了,他就拿着规范到现场对照着一点一点地看,主动参与到做钢筋验收、质量验收,帮其他部门做报告,去甲方交流协调等等,不光学习现场管理知识,他还参加自考,先是考了中专,后又考了大专、本科,考取了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等。正是“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的习惯,为熊明荣后续在多个岗位的出彩打下了基础。直到在建设现场留下很多个脚印后,熊明荣的工作目标也一直在变换,曾经许下的“把项目干好”,逐渐转换成为“把项目打造成为标杆项目”。
现如今,作为一个从业三十年的老员工,熊明荣还在项目现场续写着他的传奇故事,在流动的工地与人员中传递着“向上舒展”的火种。回顾熊明荣负责过的项目中和带过的徒弟中,有人走上了三级单位领导班子的岗位,有人已经成长为一个项目的负责人,更是涌现出多名局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工程师、优秀商务经理、优秀党支部书记等,为企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管理人员。而他的事迹,还在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新人。
暮色四合时,院子里挂起的灯笼漫出暖黄光晕,唤醒了我沉浸的思绪。抬眼望去,静安天悦项目的塔吊正将最后一抹晚霞剪成金色轮廓,机械臂缓缓转动,仿佛在夜空勾勒时光的年轮。
五年前那个蝉鸣聒噪的七月,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攥着西南大学的毕业证书加入中建五局华东公司,不知道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未来。五年后的今年,我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地负责起一个岗位的全部工作,是在企业的平台和培养下,课本上的公式逐渐生长出血肉,让我逐渐褪去了学生时代的稚气,也学会了一些能够赖以生存的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我还遇到过很多人,有身边发生的“熊明荣”般的事迹,有手把手教好如何写好会议记录、如何做人做事师傅、领导和同事,也有系统里的“邹彬”们,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我的心里也埋下了一颗“向上舒展”的种子。
模板的刻度里藏着时间的秘语,今年是中建五局成立六十周年,六十载春秋掠过,在五局的年轮里催生了无数个“熊明荣”式的故事,无数个“邹彬”式的模范,他们的事迹激励着一批又一批五局人。我想六十道年轮镌刻的不只是企业编年史,而是当每个建设者都成为企业穹顶的承重梁,企业便化作托举梦想的云梯,多年来,“向上舒展”的人物群像托举着中建五局的发展,中建五局的发展壮大也让每一个把自身发展融入企业发展的个人走上了属于自己人生的康庄大道,企业与每一位建设者并肩前行,共同书写了奋斗者与企业的双向奔赴,让“微小的个人”得以在创新与突破中焕发光华。
模板的刻度在岁月长河中次第延伸,六十道年轮寄语着下一个六十年的壮阔征程。人都说工地上没有诗和远方,但是我想说建筑是凝固的时光,每一个不断向上舒展着枝桠的建设者永远鲜活。(作者:韩朝军;审核:高倩)
拓展阅读:
熊明荣,中共党员,中建五局华东建设上海分公司企业资深。入职30年来,从钢筋工、泥工、电工、安全管理,公司工程管理部经理再到项目负责人、企业资深,先后获评上海市建设施工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局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项目经理等称号。《建筑时报》以《变化世界中更受欢迎的人》为题报道他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