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
在建筑财务的“数字丛林”里,每一笔资金流动都是脉搏跳动,每一次业财融合都是破茧重生。
我是从皖地基层出纳起步的90后。当五局六十载的奋进史诗翻至新页,我也在35岁的人生征途上,收获到了局“十佳青年”的肯定,为我的五局征程增添了一份骄傲的注脚。
回望那些在凭证堆里熬白的长夜、在项目工地踩实的脚印、在业财融合中撞开的新局——每一步,都是我与五局的同频共振。
“沉下去”:基层历炼的成长基石
2013年盛夏,我毕业后加入中建五局安徽公司,成为财务资金部的一名见习出纳。
师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小数点后的每一个数字都很重要,做财务工作一定要严谨!”后来,每一次票据核对、每一笔资金收付,我都反复核验、认真对待。这些别人看起来很基础的工作,恰恰成为我了解建筑行业财务知识最好的“入门考题”。那时候每天跟着师父学习报销流程、凭证录入,笔记本上记满了各种注意事项。
一年后,我调任陈梁新村项目财务主管。“不懂现场的财务不是好财务!”那时候,我对项目现场并不了解,但我知道做财务工作不能只坐在办公室。为了精准掌握项目全流程,我养成了“跑工地”的习惯。我跟着施工员走遍每一个施工区域,学习土方开挖、主体施工、装饰装修等工序,在钢筋水泥间研习工程语言,笔记本上记满了“项目施工关键节点所需要的资金支持”“农民工工资支付节点”等现场知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种“接地气”的工作方式,让我迅速理清了项目财务与工程管理的衔接要点。后来,我开始了解保理业务,并通过精准的业主信用评估和资金谈判,在陈梁新村项目尚未完工时就提前完成工程款回收,成为二公司首个通过保理业务提前回收工程款的项目,为后续同类项目提供了参考。
2017年,我升任合肥市轨道交通5号线项目财务副总监,并兼管天下名筑、襄河家园等项目,一时间,我一人肩负起四个项目的财务核算、税务管理和资金统筹工作。天下名筑项目资金周转紧张,我优化付款计划,缓解资金压力;在襄河家园项目,我根据工程进度精准调配资金;地铁资金专款专用,使用审批流程长达一周,我积极协调各方,优化沟通机制,将流程缩短至每次仅需两天,提升了资金流转效率,保障了项目的顺利推进……每个项目的进度不同,资金需求和税务政策都有差异,白天我要跑现场了解工程进度,晚上加班研究合同条款和财税文件。就这样,在忙碌与钻研中,度过了我快速成长的那段时间。
“走进去”:创新融合的转型升级
2018年10月,我借调中建五局机关财务部。在局里的四个月,我接触到不同区域、不同业态的二级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就像打开了一扇窗,让我意识到,财务不只是“算账管钱”,更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环节。回到公司后,我任职财务资金部经理,开始从项目财务向公司级财务管理转型。
面对“两金”压降、资金风险防控等重难点工作,我没有照搬传统模式,而是结合一线经验和全局视角创新工作方法。针对“两金”居高不下的问题,我创新提出“两金四因素分析法”,协同财务、市场、工程、商务等部门建立全链条管控机制。在资金风险防控方面,我坚持采用“项目—分公司—公司”三级资金评审制度,从合同签订阶段就嵌入资金风险评估。这些创新举措提升了财务管控效能,更推动了业财融合的深度发展,成为二公司财务管理的“金字招牌”。
2021年,某重点项目因业主资金链断裂,累计拖欠工程款数亿元。面对业主的冷漠和供应商的质疑,我明白,信任是唯一的突破口。偶然中,我得知,业主团队爱打篮球,恰巧这也是我多年的爱好。连续三年,几乎每个周末,我都会主动邀请业主团队打篮球,在球场上,大家抛开工作的压力,尽情挥洒汗水,在运动中逐渐建立起信任关系。同时,我深入研究业主的资产负债情况,发现业主持有五层闲置的写字楼,随即提出“以房抵债”的方案。为了促成这一合作,我就像个“售楼经理”,带着供应商实地考察写字楼,耐心介绍写字楼的优势和潜在价值,全程参与租赁合同谈判。经过一年的持续攻坚,最终通过三方债权转让,成功实现百分百债务化解,创造了同类项目化债的典范。我也因此荣获“二公司特别嘉奖”。
“站出来”:角色蜕变的价值升维
2024年2月,我又迎来了新的挑战,调任二公司中南公司总会计师,职责从单纯的“管好钱、用好钱”拓展到更具挑战的“找好钱、赚好钱”,肩头的担子也愈发沉重。
为实现资金回款的有效突破,我将目光锁定在龙湖嘉园、郭徐岭、德基广场等重点项目上。我大力推行局里的“四维分类管理法”,将业主精准划分为四种类型,为每个类型量身定制回款策略。对待“有支付意愿有能力”的业主,主动优化结算流程,减少繁琐环节,加快资金回笼速度;对“有意愿无能力”的,积极帮助业主对接资产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难题;对“无意愿有能力”的,我利用沟通技巧和专业知识,多次追踪业主进行专业谈判,争取有利条件。至于“无意愿无能力”的,便不多费功夫,果断走法律程序,保护公司权益。
皇天不负有心人,2025年,中南公司超额完成二公司下达责任状,分公司初步建立资金池。
武汉郭徐岭城中村改造项目是中南公司深耕武汉片区的关键项目,但拿地环节却成了投标路上的“拦路虎”。了解到情况后,我主动参与营销工作,为企业发展做加法。为了解决拿地问题,我带领团队深入剖析地块价值,反复核算资金平衡方案,研究税务筹划空间,为项目拿地方案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我穿梭于合作单位、金融机构和开发商企业之间,耐心细致地讲解方案,用专业消除各方顾虑。最终,成功促成各方合作,为项目中标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当中标的消息传来,我翻看着布满批注的测算表,与团队挑灯夜战的记忆突然鲜活起来,那些反复推敲的数字、不断完善的方案,此刻终于化作区域市场突破的坚实一步。
五局六十载风雨兼程,如同深沉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刻满拼搏与荣光,而我这十二年青春岁月,只是一个五局财务青年关于成长和梦想的诗篇一两行。从“算好账”到“谋全局”,新时代财务人的角色定位随着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而丰富完善,企业的资金防线也因为财务人的专业精进而加固筑牢。我坚信,在五局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每一个深耕细作的身影,都能在时代的土壤里扎根、拔节、向阳生长!(作者系二公司中南公司总会计师张进;审核:吴允锁、余蕾、袁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