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张佳伟:在精细中出彩

发布日期:2025-08-21
【字体:打印

张佳伟培训.JPG

张佳伟作财务培训

六十载风雨兼程,一甲子砥砺奋进。在中建五局波澜壮阔的发展长卷中,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从2012年盛夏踏入五局大门,到如今成为局十佳理财能手,十三年间,我以“精细”为人生底色,在财务岗位上深耕不辍,完成了从职场新人到管理骨干的蜕变

“比别人多看一眼,多追问一个‘为什么’”

2012年7月,我一毕业就加入了五局东北公司(现一公司)财务资金部。初入职场的我满心期待,想要在工作中大展身手,却没想到“陷入”了统计填表的机械重复中,每天的生活仿佛就是一场与数字的艰苦鏖战。

来不及沮丧,我很快就被结结实实上了一课。刚入职时,担任出纳,有一天刚提交完付款表,师父就把我喊了过去,脸色很是阴沉。仔细一看,付款表上有一列金额的小数点被我往后移了一位,付款数目比实际整整多了百来万。当时我着急提交没有检查,好在师父及时发现了。

“你刚毕业,刚接触财务工作很容易产生自我怀疑,但每一次你比别人多看一眼数据、多追问一个‘为什么’,你的工作就会更有价值。”师父看出我的状态不对劲,没有直接批评,反倒让我感到羞愧不已。虽然付款还有好几道复核流程,但这样的错误是作为一名财务人员绝对不该发生的。这及时的一课,让我明白了财务数据不再是试卷上的数字计算题,而是切切实实的“真金白银”,容不得一丝马虎。自那之后,我学会了让自己慢下来,在统计填报各类数据时都会劝自己“多看一眼”,多问自己一次“为什么”。久而久之,我对数据的合理性有了基本的判断力,处理各项财务工作也逐渐得心应手起来。

在随后的五年里,我先后担任了沈阳、长春多个项目的财务代表,并于2017年调回沈阳担任公司总部报表会计,成了大家口中的“表哥”。当时的报表系统与账务系统自动取数功能还没有开发上线,需要自行统计数据,手动计算后再填报财务报表,每次需要提交的报表数量多达百余份。对我来说,每天面对密密麻麻的数据表格不是最难的,真正的难点是每项数据都必须有支撑,即要和源头数据的逻辑性相匹配。这要求我对每一项数据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我深知这些密密麻麻的数据,每一项的背后都关系着公司的生产经营。所以无论是日常的报表编制,还是负责的数据分析,都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始终告诫自己“做细一点”。就这样,我在一次又一次地填报中积累经验,不断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在局年度超英杯财务报告竞赛中,先后助力公司获得三等奖和一等奖。

“早一天上线,就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2019年9月,五局作为集团财务一体化平台(现司库一体化)建设第三批推广上线单位,需要组织全局业财相关线条人员集中办公。当时我在大连分公司担任财务部经理,得知自己被选派担任公司财务一体化平台上线工作的负责人,并且兼任中台组组长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长沙,和5名组员开启了长达近5个月不分昼夜的作战。

财务一体化意味着什么?宏观来讲,意味着企业将进入“大财务”时代,平台将计算机的“事件驱动”概念引入流程设计,使经营中的三大主要流程(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管理流程)有机融合,财务数据和业务融为一体;具体而言,意味着商务、物资端录入合同,平台可根据付款比例算出月付款;员工报销可随手拍发票进行识别,线上层层审批更加高效;从前台业务处理到后台企业财报“一键生成”……在当时,局里哪家二级单位能先一步上线,不仅代表公司财务工作先一步实现转型升级,更是公司财务人员整体水平的一场较量。

“必须要争取更早一天上线!”原本踌躇满志的我,却在带领团队初步梳理审批流程后,顿感手足无措。在这次上线过程中,前台组负责操作界面的建设,后台组负责数据成果的输出,而我带领的中台组作为承前启后的“输送管道”则显得更为复杂繁琐。

任务量到底有多大?我们累计梳理出了主线路700余条,但如果要运用到实际,细化的分支将不少于10000条。这就像是一场只告诉运动员起点和终点,却没有路线图的马拉松,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梳理出大家可能走的所有路线。

工作量虽然巨大,但只要一项项梳理,数据之间总能找到关联。最重要的是要尽量避免每一次梳理出现的错误,否则就会走更多弯路。要在这场角逐中占得先机,拼的就是谁更“精细”!

我和中台组组员共同商讨分工,一项项清理数据、梳理业务逻辑,从零开始设计线上流程,反复进行表单测试。终于,历经3个多月,随着各项流程一步步确认完善,原本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在整个团队夜以继日地努力下,终于迎来曙光——公司率先进入财务一体化推广上线工作收尾阶段,提前数天成功实现财务一体化上线。我个人获得局财务一体化上线杰出组织者荣誉,并带领团队荣获王者之师称号,也助力公司斩获财务一体化上线先进单位,稳扎稳打地拿下了“这一局”。

“主动出击,才能打开局面”

2022年10月,为进一步充实华东区域管理力量,公司决定将机关总部从沈阳南移至南京。当时担任公司财务资金部负责人的我主动申请首批南移,带领10余人全是东北籍贯的团队来到了南京,迎来了新的创业起点。

初到江南,面对地方财税政策差异、政企协作模式生疏等难题,部门整体陷入“难展拳脚”的困境。作为部门负责人,我很快发现之前在东北惯用的管理思维和对外沟通方式在这里行不通。要快速解决眼前的问题、打开局面,必须主动出击!

我先是带领部门与南京市江宁区相关政府部门、税务机关以及属地银行开展多次沟通交流。作为党支部书记,我组织支部与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托管业务部及南京江宁支行开展党建联建活动,建立彼此互信基础,逐步打开了局面。没有多久,部门各板块人员逐渐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外部单位在长期接触中对公司有了更加深刻了解,也为公司独立法人落户南京江宁提供了坚实助力。

在已经适应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我带领部门开始“内部深耕”。先是对部门年度重点工作进行了仔细梳理,随后召开部门会议确定以“六专行动”为第一个攻坚点。为稳步落实抵债资产同步同价转让这一硬性要求,我与公司各内部部门深入联动,详细了解各部门年度的核心任务,找寻与财务资产清理、降负债、压控“两金”等指标的联系点,并在推进过程中紧盯资产锁定、抵出洽谈、网签流程等关键要点。最终,2022年完成的抵房同比增长了125.27%,并且连续两年超序时完成局专项资产清理目标,先进的经验及做法刊登集团“六专”简报。

随后,我又牵头推广财务中心运营模式,组织修订了多项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率先上线电子工资单,带领团队连续两年全面完成预算指标,公司财务团队在华东区域逐步站稳了脚跟。2024年6月,我再次调任辽宁分公司担任总会计师岗位。

今年是五局组建六十周年,也是我在五局的第十三个年头。回首过去,虽辗转各地,历经风雨,但一路走来,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身为财务人随时起身而行的心火从未熄灭,始终带领着团队勇毅前行,在“精细”中探寻更大的价值

六十载筚路蓝缕,十三载与企同行。若说五局是一棵参天大树,我便是树下的一抔土——以“精细”为养分,与万千五局人共守一方天地。下一个甲子,我仍愿以数字为墨、以初心为纸,在五局的成长长卷里,续写财务人的“精细”篇章,让“信・和”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作者:张佳伟柳进;审核:张朋达、袁铭

中建集团微信

中建五局微信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中建五局纪检监督举报  |  拖欠事项信访投诉受理方式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